展览
2010年 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 中国
在1986年留学德国之前,周春芽的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于藏区采风。从《藏族新一代》(附图1)到《剪羊毛》(附图2),这一阶段周春芽对外光的处理受印象派影响,偏爱纯度较高的暖色,笔触和肌理上表现主义意味突出。厚重和热烈的大笔触,能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作者浓郁和热烈的情感表现。1986年周春芽赴德国留学三年,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那些西方大师浓烈的色彩和厚重的笔触给周春芽巨大的冲击,强烈的语言风格令他震撼。1990年,周春芽再入西藏,画出全新的人物肖像,具有深沈而内敛的张力。此幅《藏女》(Lot 1276)即是周春芽1990年留学回国第一年的作品,是画家对新表现主义的全新探索。
作品奔放而快速地用笔,通过强烈色彩、加重笔触来刻画人物。画家在颜料里掺入大量的调色油,让颜色在画布上自然流淌,产生中国水墨“屋漏痕”的效果,就是所谓的“泼”。在画面中,我们能找到立体派、表现主义和野兽派诸多艺术流派的影响,这是他渐渐告别“乡土绘画”而转向表现主义创作的重要因素。画面删繁就简,用精辟的语言命中要害。画面的主体部分被两位侧身而立的藏女占据,而作为背景的天空、白云、远山、大地做了弱化处理。以其钟爱的褐色为主,绝无多变的色调,尽量减少明暗虚实变化。
周春芽简化对人物细节的具象描绘而强调抽象的轮廓线条,人物的表情笃定而略带神思。早期作品中印象主义的狂热被一种更为主观也更冷静的风格所取代,画面产生出静穆与神秘的气氛,营造出一个梦幻世界。当初对藏族人粗犷形象和生命活力的强烈感受,在这幅画中已荡然无存,面对自然时人的孤独和由孤独而生的对超自然宁静状态的宗教般的体验,成为作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