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Inzone
网站首页 > 银座新闻 > 张大千 玉川品茶图 1390万成交 | 北京银座2021春拍
张大千 玉川品茶图 1390万成交 | 北京银座2021春拍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9-29 14:07:16

北京银座2021春拍最受瞩目的莫过于这幅张大千《玉川品茶图》,在拍前各地的巡展中就受到藏家朋友的热切关注,预展期间来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对这幅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张大千盛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预展现场

 

巡展现场

烟台站

济南站

山西站

拍卖现场

9月24日晚20:30分,“银座之夜”正式开拍,拍到《玉川品茶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2点,现场藏家云集,场内、网络、委托多方出价相较,最终以RMB13,915,000成交,不负众望

《玉川品茶图》详情回顾

1947年5月,张大千在上海举办“张大千近作展”,展出作品近百幅,轰动一时,是次展览公认为张大千盛年临古创作的巅峰

此幅《玉川品茶图》即为展出作品之一,收录于《张大千近作展览目次》第27号,且在目次中未标价,当为非卖品。在同年出版的《大千居士画影集》中也有此件作品的图像纪录。该影集将精彩画作制成单张缩小的黑白复印件,收录了张大千作品照片一百余帧,多为民国三十五年至民国三十六年间中国画苑展览会之精品。《江堤晚景》、《红拂女》等震惊画坛的作品都汇聚于此影集之中。

出版物
出版物
展览目录

1946年至1947年间,大千于沪上有数次展览,每次主题、面貌均有新意。1947年的“张大千近作展”又一次“震惊沪上”,当时祥生汽车公司的经理张开勋(拙翁)在《大千居士画影集》的序言中记录下了当时的盛况:“三十六年(1947)五月九日复在原处(即中国画苑)举行书画展,为时仅五阅月,新作达八十二件,且均极精工,能不令人咋舌!余等承苑中人相告,嘱于先一日往览,至,则多件已为大公医院顾君及边瑞馨君等定去过半……苑中有影本出售,余购得一套,都五十一帧,装之成册……影集既成,为志数语以供同好之鉴赏,并作望梅之止渴。

张大千1947年上海中国画苑展览作品举隅

Lot633

张大千(1899-1983) 玉川品茶图
1945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
款识:腥瓯腻鼎原非器,曲几蒲(团)迥不尘。排过蜂衙窗日午,洗心闲试酪奴春。乙酉新秋昭觉寺作,爰。
钤印:张爰私印、三千大千、大风堂
出版:
1.《大千居士画影集》,民国三十六年(1947)。
2.《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集》第82-83页,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
展览:“张大千近作展”,编号27,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1947年。
著录:《张大千近作展览目次》第27号,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1947年。
说明:
张爰私印、三千大千、大风堂”印可参见杨诗云著《张大千印说》第15、25、154页。
三千大千”印亦可参见《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第368页。
大风堂”印为大千先生40年代所用印,现藏四川省博物院。

41×101.5 cm 约3.7平尺

成交价:RMB13,915,000

横屏观看

《玉川品茶图》作于1945年新秋,此时的张大千借住于成都郊区的昭觉寺,一边整理敦煌摹稿,一边进行创作。在昭觉寺居住的4年时间里,张大千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也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著名的通景《荷花》四屏、《西园雅集图》八屏等巨制,全是在此期间的完成的。

 

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于1944年在重庆由教育部出面举办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并于1944年、1945年左右创作了不少以敦煌壁画中的人物风格为范本的人物画,几次画展的全部作品均被定购一空,并为此掀起了一股敦煌热。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

张大千在成都昭觉寺课徒

张大千为昭觉寺所作佛像拓本

 

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在敦煌获得的灵感和技法在此后的作品中均有极充分的体现。

局部

从此幅作品中人物的衣冠纹饰和布地设色即可窥一斑。作品傅色虽然全部采用石绿布地,但层次、明暗却历历可见,成片的绿地与高士坐下的红毯交相辉映,极富节奏韵律,典雅富丽,气象高华。画中人物的开脸亦得敦煌壁画唐人法之妙,器物文饰、衣着姿态以及须发眉目描写工致生动,力追中古技法,自多一种唐人风韵。高士身旁两株虬龙松拔地而起,平添古意,古松的挺拔与杂树的曲欹遥相呼应,顾盼生姿。高士端坐于红毯之上,手持麈尾拂尘,目光望向远处,似是在等待远方的客人。

画中的主人公“玉川”即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卢仝。卢仝号玉川子,是河南济源县人。他不求功名,淡于仕途,隐居于少室山中,唯好博览群书、品味香茶。他常到济源县东一里的泷水北部一眼玉泉中汲水煮茶,这眼井便被后人称为“玉川井”。卢仝好诗文,工于词律,曾作《月蚀诗》以讥讽当时的元和逆党,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赞叹其诗文工丽。他还作有著名的《七碗茶诗》,词句清丽精湛,对后世影响极大。卢仝嗜好饮茶之脾性,被后人作为轶事而以诗画传颂之。传世画作中,常见的有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台北故宫也藏有元人钱选的一幅《卢仝煮茶图》。

款识

上题诗为明人唐寅的一首题画诗:腥瓯腻鼎原非器,曲几蒲团迥不尘。排过蜂衙窗日午,洗心闲试酪奴春。全诗句句用典,化古为今。“腥瓯腻鼎原非器”是指煮茶不能用不适宜的器具,茶具要洁净、考究。“曲几蒲团”乃文人闲居时常用之物,所以此句是说,诗人过着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第三句“排过蜂衙”仍是用典,陆游也曾有“小窗幽处听蜂衙”的诗句,所以“蜂衙”仍是代指一种闲适的隐居生活。末句中“酪奴”为旧时茶汤的代称,也是全诗的诗眼,这句诗也暗合了张大千先生爱茶的嗜好,关于他精造园、嗜茗茶、爱美食等生活方面的故事数不胜数。据其秘书回忆,张大千每天的生活基调便是 :“摆龙门阵”、品茗、逛花园、作画,年复一年,雷打不动,与诗中描写的闲居生活如出一辙。

钤印对比

作品绫边及锦眉此作品的装裱材料中所用的花绫是一种纯丝织品,双丝加重,图案明显。锦眉的材质及花纹图案风格,都符合上世纪中期的材料特征。绫边上的团龙云纹图案,无论是从纺织工艺的角度、丝织的密度、还是从花纹的图案样式上看,都完全符合上世纪中期的材料特征。

作品覆背图

覆背纸的左下至中间处有很明显的花青和石绿渗入背纸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行业内俗称“透背”。这说明作者在绘画的时候采用的颜料均为矿物质颜料。相对于现代常用的化学颜料而言,用矿物质颜料作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书画作品在装裱之后,经过一定的时间,矿物质颜料会慢慢渗透进覆背纸中,进而产生“透背”的现象。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Inzone